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了重要外交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这一方针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认为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还评论道:“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会议D.开罗会议
2024-04-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它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它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它是(       
A.“一边倒”方针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带一路”倡议
2024-04-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一化三改”、三线建设等阶段,取得了伟大成就。我国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黄群慧《新中国70年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性成就与经验》

材料二:从工业化建设第一个时期的伟大成就中可以发现:(1)我国依据当时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变化,实施“一化三改”,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2)我国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既发展沿海工业,也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发展,工业化建设注重平衡工业布局。(3)我国重视工业发展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农业现代化摆在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首位,工业化建设注重协调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摘编自徐坤《新中国七十年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

材料三: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于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化三改”实施的有利条件及其所确立的经济制度。
(2)从史料证据关联历史结论的视角,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所说“伟大成就”之间的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所彰显的“中国智慧”。
2024-03-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面对个别不明真相国家的无理指责,中国领导人作了即席发言,开宗明义地郑重申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一发言在与会亚非各国代表间产生了共鸣,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避免了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据此推断,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雅尔塔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7 . 中美关系的发展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挟蒋反共”政策失败之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并且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企图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中国领导人所要的是,美国担保不会与克里姆林宫合作施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所要的是,想知道中国是否可能与美国合作,对付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攻势。每一方的目标本质上都是观念性质,不过,迟早这些观念都必须化为务实的外交做法上。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仍然致力于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愿同美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两国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18年11月8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应对措施。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愿意与中国合作的目的,列举中美务实外交的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并分析其影响。
2024-01-1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当代中国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阶段阶段特征外交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后
 
开创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
1954年,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到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后全方位外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2015年,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委》等

(1)根据材料中的整体或部分信息,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在学习中有哪些方式可以展示中国外交成就。
(3)结合现实,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你的建议。
2024-01-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0年4月,交通部颁布《关于外籍轮船进出口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取缔外国侵犯中国领水的引水权,引水员一律由中国人担任。该规定旨在(     
A.禁止外籍轮船内河航运B.建立水陆交通运输网络
C.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培养本国引水技术人员
2024-01-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面对与会国家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     
A.巴黎和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雅尔塔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