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53年,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1955年,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些举动(     
A.修正“一边倒”外交方针B.使中国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C.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D.赢得了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2024-01-23更新 | 17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侵略者不愿正视亚洲的现实,他们还在妄图保持殖民国家在亚洲的特权,还以为现在和19世纪没有什么两样,以为亚洲各国人民仍旧可以继续作为殖民者剥削和奴役的对象。为了实现这条路线,美国侵略者阴谋破坏日内瓦会议,策动组织东南亚的军事侵略集团;他们还在对其主要盟国施加压力,迫使亚洲各国接受美国的计划,因为连其主要盟国,也对美国的这种冒险政策表示顾虑。

——摘编自艾纳《美国殖民主义在亚洲》

材料二   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发言提出了解决亚洲问题唯一合理的途径,这条途径必须以承认亚洲各国人民的自由、独立与主权等基本权利为基础。被视为日内瓦会议五大国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会议上的一言一动,都被与会各国关注着。在开会的时候,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它们的代表发言时,并没有多少人在听,有的在看报,有的在办别的事情,有的在打瞌睡,有的连(同声传译)耳机都不戴上。可是,当中国代表发言时,他们全都把耳机戴上,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其实,新中国的代表在会议上的发言,不仅是会议厅中的全体人们在倾听着,全世界的人们也在倾听着。

——摘编自福英《谈日内瓦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二战结束到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在处理亚洲问题上的具体做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的发言在日内瓦会议上受到与会各国关注的原因。
3 . 1949年10月3日,中苏正式建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在此之前,开国大典时,时任“苏联驻北京总领事”的齐赫文受邀参加,但齐赫文参加大典的身份却不是“总领事”,而是国际友人。这体现的新中国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一边倒”
4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上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如果直接易货存在某些困难,也可以采用间接易货。这一贸易方式(     
A.借鉴了苏联经验B.践行了互助合作原则
C.冲击了两极格局D.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2023-11-02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58年至1963年,中国共承担了29个针对朝鲜的成套工业援助项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应朝鲜政府要求,中国在接受2500名因战争受难朝鲜儿童留华学习技术的基础上,又接受了1万名朝鲜实习生来华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材料有助于说明当时中国(     
A.对外援助范围狭窄B.积极应对战争风险
C.重视团结友好邻邦D.坚持“一边倒”方针
6 .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     
A.改变体育落后局面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打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威胁
7 .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既要突出“随势”和“顺势”,又要强调“谋势”和“塑势”,不断拓展战略远见,坚持战略底线,提升战略自信,强调战略运筹,主动营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下列属于新时代中国改善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重要一环的是(     
A.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B.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
C.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D.无敌国外交观念形成
8 .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苏联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2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 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

——钱津《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强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

——摘编自左凤荣《中国改革开放是对斯大—苏联模式的否定》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予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