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从“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党带领全体人民孜孜以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的中国特色。

——摘编自2022年9月27日党建网

材料二: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



结合材料,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如图是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画作《一辈子第一回》。画中的老奶奶用手小心翼翼地展开包裹在手绢里的选民证,露出激动的神情。该画作反映了
A.土地改革成效显著B.人民翻身当家作主
C.基层民主正式确立D.法制建设深入人心
3 .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
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
A.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4 . 下面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2年8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成员有陈云、李富春等)赴苏联商谈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4月中央成立编制五年计划纲要小组,开始全面编制工作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A.准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B.缺乏编制长期经济建设计划的经验
C.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D.已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 下表是1952年底全国开展扫盲运动,在农村推行“速成识字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这反映了当时
美帝阶级农民出身群众贫农
95%100%92%99%95%85%

A.举国倾力抗美援朝B.社会各阶层消除对立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D.准备进行民主选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反映了1952—1957年江北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公私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斐然B.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D.社会商品生产日益丰富
2023-08-28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7 . 如图是1953年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而发行的邮票《纺织女工》,面值800圆(注:旧版人民币)。这枚邮票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积极调动女性的现代化建设热情B.通货膨胀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C.“一五计划”推动了经济结构合理调整D.公私合营促进纺织业迅猛发展
2023-05-01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江苏卷第9题 1949~1956:新中国的过渡时期-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专用)
8 .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颁布了一些文件,进行了多项制度的探索(如表),从而赢得了胜利。
文件内容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第二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中心主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分布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     
A.工业体系趋于完整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C.工业布局优化调整D.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面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投资额占比简表,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     
年份沿海内地
1952年43.4%39.3%
1957年41.6%49.7%
A.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工业生产技术提高
C.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D.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