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耕织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文物。图1、图2为绘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46幅《耕织图》组图中的两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

材料二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简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3)请从材料三的图中任意选取两个年份,概括这两个年份之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 . 政治治理是门大艺术,古往今来的政府都在探寻更高效、更合理治理模式。

材料一   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结束这一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它的颁布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通过何种政治制度实现真正的民主。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我国1952-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变化图。这种变化标志着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C.人民政权的初步巩固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4 . 下表反映的是“一五”时期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化的情况,据下表可知:(       

年份

工业总产值(亿元)

产值(亿元)

比重(%)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

450

282

168

62.7

37.3

1954

515

317

198

61.6

38.4

1955

534

316

218

59.2

40.8

1956

642

370

272

57.6

42.4

1957

704

387

317

55

45


A.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B.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C.摆脱了工业落后局面D.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2022-08-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我国1952年和1956年的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国民经济的逐步诙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D.“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2021-07-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科生作答)
改革的核心价值,是为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材料一: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基础上开创的。

——习近平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原因。
(2)材料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多年建设基础”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经济改革的思路上的变化及这一变化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得以不断深化的主要因素。
2019-07-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榷,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依据材料,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
(2)材料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概要说明各政策实施的影响。

8 . 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讨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摘编自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二代议制民主要成为真正的民主制,就应该是代表全体的民主制,而不是仅仅代表多数人的民主制。漏掉少数,全体就出现了空白,就不再是民主。少数和多数一样都应享有充分的代表权,按比例分配。

—摘编自密尔《代议制政府》

把代议制同民主制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的人口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托马斯·潘恩《人权论》

材料三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认识材料一的观点。

(2)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是如何体现材料二所述的观点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了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