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行政复议制度
2 . 西藏自治区成立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
①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
②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③全国各民族大团结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胜利发展的伟大大量
④西藏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3-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序进行。下列各项中,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基础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年画的重要题材,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憧憬。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新中国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B.展现了“大跃进”时期生产建设热潮
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
D.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5 . 下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政府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瓦解
②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 . 下表是“一五”计划实施中,各部门按计划规定所占的比例。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行业工业农林水利邮电运输文教卫生城市公用事业贸易其他
投资比例58.2%7.6%19.2%7.2%3.7%3.1%1.0%
备注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B.实行公私合营
C.旨在建立完整工业体系D.优先发展重工业
7 .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
A.村民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0-01-17更新 | 287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上海钢铁炼制业的朱镜清说:“社会主义革命时,我们一面要参加政权,一面要接受改造,明确了自己的前途和走入社会主义的方式。我们接受改造,才能做到‘阶级消灭,个人愉快’。”这反映出建国初期私营工商业者
A.致力恢复国民经济B.协商制定一五计划
C.认同社会主义方向D.拥护中共八大精神
9 . 1953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950年的6000多万突然猛增到7800多万,全国吃商品粮的人口激增到2亿,造成国家粮食供应的极度紧张状况。于是,我国实行了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据此可知,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
A.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B.适应工业化战略的需要
C.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D.推动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10 . 自1953年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是8:1;1995年变为4:1;2010年后变为1:1。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主政治建设需要
C.各民族共同发展原则
D.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