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是指(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形成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 . 新中国建立初期确定的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应该是
A.“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完满实现”
C.“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D.“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打倒各国反动派”
4 . 比较法,图示法与多位联系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比较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性质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第二组:图示法

材料三:一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2)根据所学知识,在图3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第三组:多位联系法

材料:


(3)根据材料四图片提示,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见证了哪些重大事件?
5 . 自古以来,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密切关注民生。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许多重大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划时代的社会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层或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张,如孔子的“德政”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等。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高中历史》


(1)上述思想家的观点有何突出的共同点?试分析这种共同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材料二   新民生主义把“平均地权”发展为“耕者有其田”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摘编自马执斌《<历史(必修三)>教学参考》


(2)据材料二,孙中山民生主义主张的基本关注点是什么?他的主张对国民大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随着农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贫富差距开始拉大,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地主阶级的长期残酷剥削压迫,中国个体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之中,家底薄弱,缺乏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难以维持,因此他们要求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互助合作。

——《国史通鉴(第一册)》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重大意义?
材料四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住房保障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高频率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民生建设的政策;决定3年内投资8500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投资9000亿元改善住房条件;强调解决对困难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摘编自《瞭望》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这表明我国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发展到什么样的新阶段?
2017-12-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用和平方法去达共产目的,要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我们对之如何处置……任其为三分之一资本家所鱼肉,其何能忍?”

——《新民学会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集体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寻求民主的过程中,扩大民众政治参与的起点只能通过组织型参与形式,而非个人型参与形式。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了中国政治参与的特点,领导、发动各阶层成立相应的各种组织,并帮助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成立进步的民主党派。

——王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追求民主的过程中有了怎样新的认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制度来实现的?你如何认识这种“特殊的民主”?
7 .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
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                  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①③B.①②③
C.②④D.①③④
8 .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各项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积累了重工业建设经验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④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 . 下列资料中,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
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 9%”
C.“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6. 4%”
D.“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 9%,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87. 8%”
10 .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基本确立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D.新中国的成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