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劳动英雄和先进生产者主要来自农业、机关和军队方面,劳模精神则是“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经验加创新”,一线产业技术工人是主流,评选出来的劳模通常是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劳模精神的内涵则演变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更强调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

——摘编自李珂《楷模与引领劳动模范评选制度的嬗变与省思》


根据材料概括评选劳模标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有苏北民歌唱道:“不要吹,不要打,不坐轿,不骑马”“不拜天地不拜灶,又不烧香点纸马”“区里登记走一下”“要问我家陪什么?不用箱柜来陪嫁,陪了一头小花牛,给姐耕地种庄稼”。歌中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12—1927年B.1927—1937年
C.1949—1956年D.1978—1992年
2023-07-10更新 | 311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2023-06-21更新 | 5991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3-06-10更新 | 5417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1953年至1957年上海市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而输送到外地的人力情况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出(        
时间输送技术人员输送技术工人内部抽调社会劳动输送
1953年410313329148444779
1954年498717885207793430
1955年71772735939248319945
1956年7485242114024058237
1957年60383259917711410

A.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上海经济发展的规模缩小
C.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果显著D.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023-05-0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下图是冯一鸣创作于1954年6月的一幅宣传画,题为《开掉田埂大家就成一家人》。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在推进
C.农业生产中“左”倾思想泛滥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2023-02-1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80年中国五年计划(节选)

阶段年限主题
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1963—196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五五”计划1976—1980建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马远之《中国有一套——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上海大隆机器厂公私合营后,资金利润率由1953年的11.8%上升到1957年的25.57%,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1953年的1896元增加到1957年的6203万元。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B.资本家工作热情提高
C.国家资本主义的推行D.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
9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劳动归来》年画,作者是忻礼良。该作品(       
A.反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的喜悦B.继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作的基本风格
C.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D.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10 .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D.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22-02-10更新 | 29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6届海南海口市海口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