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48年、1957年全国设市城市分布简表。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8年26个44.8%22个37.9%10个17.3%
1957年73个41.5%73个41.5%30个17%

A.工业化建设影响了城市布局
B.经济重心由东向中西部转移
C.开创了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D.城市化率超越同期其他国家
2 . 下表反映的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相关数据。表格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
项目工业增值农业增值粮食(亿吨)
计划值14.7%4.3%1.9
完成值18%4.5%1.95

A.着手国民经济恢复任务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制定的经济目标较为稳妥可靠
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3 . 下面为1949年、1957年全国城市分布简表。由表格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时间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9年69个50.7%
1957年73个41.5%
时间中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9年54个39.7%
1957年73个41.5%
时间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及占比
1949年13个9.6%
1957年30个17%

A.城市地域分布趋向合理B.城乡差距在逐步拉大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D.城市化水平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该表反映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D.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2023-12-1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表是1953—1955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与内地的投资比重表(资料来源:《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据下表推知,当时(     
1953—1955年
合计
其中*
沿海内地
总计
其中:工地
建筑业
地质勘探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教卫生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44.5
44.7
47.6
22.5
29.3
37.7
55.4
52.4
55.3
47.0
76.2
52.1
62.3
44.6
*沿海与内地的比重相加,不等于100,因为少数单位的部分投资不便按地区划分。
A.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实施的效果明显B.工业建设地区分布失衡得到了扭转
C.国家注重国民经济比例的综合平衡D.国民经济的地区不平衡性有所改善
2024-03-01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私营商业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53195419551955较1953年减少(%)
从业人员(万人)60844639035.8
商品销售额(亿元)223133.8120.146.1
资本额(亿元)19.214.210.147.4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国家对不法商贩的打击
C.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据此推断这一历史时期是(     
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红利
34.5%15%30%20.5%
A.公私合营的合作方式B.国家至上的经营理念
C.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D.关注民生的企业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1951— 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A.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B.表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C.体现对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9 . 下表为不同年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统计表,其中对各年份的公有制所占比例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年份1956年1978年1992年2004年
A99.186.492.921.3
B92.999.186.449.7
C21.392.999.186.4
D49.786.492.999.1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下表为1953﹣1957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结合所学,可判断这一时期我国(     
工业农业水利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质储备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其他
58.2%7.6%19.2%3%7.2%3.7%1.1%
A.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发展迅速B.优先发展重工业及配套设施
C.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