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
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

A.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 1956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

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69%

0%

个体经济718%71%

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正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2024-04-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一五,计划前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情况。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时期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2982.5%11.0%2.5%
195672.7%12.5%10.8%
195716.3%18.1%19.1%
A.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C.农轻重比例出现严重失调D.农业是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3.2430.720.6
结束年54.517.127.20.041.2

这里的 “某一时期”最可能是指
A.五四时期B.抗战时期C.过渡时期D.文革时期
2021-08-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15届高三1月统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编订的(1957-1960年我国轻重工量产值与比例表)(单位:亿元),该表反映了
年份轻工业重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
19573873170.819
19585035801.153
19596168671.407
196054710901.993

A.“一五”计划中国经济开始畸形发展
B.“大跃进”运动制约了工业的发展速度
C.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工业的发展质量
D.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的工业化战略
2021-08-2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七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
                 部门
数值(百分比)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
1953年部门所占比重(%)52.829.617.6
1957年部门所占比重(%)43.529.227.3

A.努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B.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 . 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单位:亿元)。据此可知,“一五”计划期间

A.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发展
B.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同步进行
C.政府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
D.民用消费品生产得到优先发展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以下二个问题:

①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

②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

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

材料二:下表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司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国民收入92.9%7.1%
工业总产值100%
商品零售额95.8%4.2%

材料三: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14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2年底,我国有雇工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243万多户,从业人数3400余万人,雇工在7个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从业人数4742万人,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2亿,国有企业的从业人数从1.2亿,下降到现在的不足五千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占每年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道路”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三反应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材料二,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10 .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国家财政总支出国防费支出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1951122.4952.6442.97
1953220.1275.3834.24
1955269.2965.0024.14
1957304.2155.1118.12

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