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故事书、越剧、话剧、相声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是为了
A.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营造舆论氛围
B.大力宣传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C.庆祝朝鲜战争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
D.动员选民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
2 . “一五”计划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改善了我国工业地域分布的格局
C.有效地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不利于新中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2017-11-22更新 | 71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江津长寿巴县等七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3 . 材料有人曾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啊,一个民族要想日子过的好一点,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方能推动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古今中外的历史莫不证明了这点。如隋唐,统治者借政权新立实行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中国走向繁盛;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世界上的例子也不少。古代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繁荣;16世纪后,长期处在欧洲文明老少边穷地区的英国,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一跃成为世界残国。

——改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历史机遇与制度创新”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某一主题展览中选用了大量关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以下那一时期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建设成果
A.过渡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在与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曾指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只要社会需要,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该讲话的发表
A.确定了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B.为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C.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D.有利于指导三大改造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6 . 1952年,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9.2%,到1957年上升到32.1%。由此可知
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
7 .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D.一五计划的实行
8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
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
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2016-12-13更新 | 603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9 .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 . 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