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这反映出当时(     
粮食棉花油料猪(万头)布(亿米)原盐食用植物油
1953年16683117.5385.6961374.546.9357101
1957年19505164419.61459084.450.5828110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农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1949466326140
1952810461349
19571241537704

——整理自柳随年、吴群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

材料二 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1959年比上年下降13.6%,1960年又比上年下降12.6%。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亿吨降至1960年的1.435亿吨。1965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并有所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235化元。统计表明,从1979年到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9.04%,1992年达到24379亿元,国民收入达到20223亿元。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总的经济实カ有了显著的增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摘编自齐海鹏、孙文学《中国财政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1979-1992年经济发展的各自原因。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沿海和内地投资比例统计表。该表反映出在“—五”计划建设时期我国政府
1953—1955年合计
其中★
沿海内地
工业10044.755.3
地质勘探10022.576.2
交通运输10029.352.1

(★沿海与内地的比重相加,不等于100,因为少数单位的部分投资不按地区划分。)
A.力图扭转工业布局不均衡的局面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C.投资向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倾斜D.实行沿海带动内地的战略
2021-08-26更新 | 21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8 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备战2020年高考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4 . 下表为1952~1953年农户实际购买力支出结构情况(单位:%)统计表,从该表可知
A.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B.农业改造的完成促进了农业发展
C.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新中国经济带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下表节选自《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1985》,这反映了
A.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B.五四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统一战线组织进入新阶段
6 . 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比例统计表(部分)
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
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
比例54.48%22.85%23.16%8.16%5.14%4.89%2.45%14.43%11.99%

A.促成了多党合作政协制度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彰显了直接民主特征
7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探索的情况简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
B.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
8 . 下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各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
A.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完成B.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体现出当时经济建设的冒进思想D.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9 . 下表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
计算单位计划最终完成比计划增长%
拖拉机标准台514612000133.2
机耕面积万亩7582754263.3

据表可以推知
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
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
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的冒进现象
10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