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政协会议的职能发生转变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4-01-29更新 | 37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说到:“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可以增加。……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毛泽东这一谈话(     
A.促使三大改造的进程加快B.推动了国内资本主义自由发展
C.有利于建设新型市场经济D.是对经济建设有益探索的肯定
2023-08-30更新 | 142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维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4年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都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接受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该规定体现了(     
A.人民民主原则B.多党合作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D.政治协商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2年10月,斯大林在答复中国共产党访苏代表团的询问时表示∶"如果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来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由此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五四宪法的制定(     
A.源于外部力量的压力和推动B.增强了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
C.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   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

材料三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2022-10-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四条基本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高速度为灵魂”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四条路线”(     
A.反映了中共政策的务实性B.受到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
C.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

材料一   关键词:开天辟地党的诞生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1)党的奋斗历程刻骨铭心,请指出材料一中与关键词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2022-10-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已着手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D.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初见成效
2022-10-13更新 | 106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