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2 道试题
1 . 根据中央“在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一五”计划开始后,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被安排到全国17个省市(见表格)。据此判断,这种布局意在(     
省份辽宁
陕西
黑龙江山西吉林河南甘肃四川河北内蒙北京云南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新疆
项目各24项22项15项各10项8项6项各5项各4项各4项3项各1项
A.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模式B.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失调的问题D.改变过去不尽合理的工业布局
2023-03-12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模考历史试题
2 .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制定《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B.体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推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要使工人职员就业人数增加到2524万人,工资约增长33%,居住及劳动保障等得到适当改善;使农副业产值增长23.3%,农民人均产值增长12.2%;扩大医疗机构、增加医疗设施,广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卫生、医疗和保育事业。这些规定(     
A.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B.完成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任务
C.体现出新中国政权的人民性
D.摆脱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包围
4 .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D.促进了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1956年开始,电话在中国农村迅速推广。到1960年底,99.1%的人民公社和86.9%的大队都通了电话,农村电话数量反超城市,电话通信在农村各级行政工作、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都得到广泛应用。这说明了(       
A.政府组织动员能力加强B.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升D.国家建设重心转向农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期,农村集市贸易的传统基本上被保留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内,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集市贸易三条商品流通渠道并存,并各自发挥作用。这表明当时我国(     
A.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借鉴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C.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D.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
2023-10-26更新 | 319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1953-1957年间上海市在人力资源方面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输送技术人员2970人,输送技术工人86043人、内部抽调124288人及社会劳动输送397801人,合计637922人,可谓是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上海市这一做法(     
A.促进了人力资源合理流动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C.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D.保障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2023-01-13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编制了两次城市发展规划,在重点区域修建了大量高标准的地区性干道,功能区之间以及与道路布局的配合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城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A.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B.人民建设热情普遍高涨
C.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D.社会制度统筹能力强大
2023-10-11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1,16+3模式)-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8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社会变革实际上就是指主要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革命,在广义上它统指“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技术变革则是指“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革命”,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不是“两次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韩保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史》

材料二1981年汕头市的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到2003年下半年汕头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87万家,涉及农业、工业、商贸、房地产、交通运输、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行业1/2009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9.6%;私营企业出口总额比2003,年增长2.4倍,占全市出口比重的42.9%。全市形成了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8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6年1月,现有民营经济单位16.9万家,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7.7%。与此同时,拥有全国五分之四的玩具上市企业,现有“新三板”挂牌企业均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非常活跃。

——摘编自杨玉民《改革开放40年汕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将“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的”的做法,并简析“两种革命”实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81年以来汕头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表现,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政策的角度,分析“黄金时代”出现并不断发展的原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