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3年—至1960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单位:万吨)情况统计表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由此可见(     
年份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
进口量182.62171.10223.34265.12209.26288.34415.75272.04
出口量1.463.0018.2214.9216.6822.350.206.63
A.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年年增长B.人民为工业建设作出贡献
C.进出口贸易取得较大成就D.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

2 . 1958年6月2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在总路线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下列反映这一思想的是(     

A.B.
C.D.
3 . 196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改进对临时工的使用和管理的暂行规定》,在全国推行合同工、临时工。这一规定(     
A.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B.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C.推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D.彻底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2023-01-11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4 . 如表是我国1958—1960年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5819591960
粮食产量(万吨)200001700014350
A.自然灾害的破坏B.中苏关系的恶化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5 . 1958年,中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人雀大战。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在几年内“消灭麻雀”的指示,认为麻雀吃粮食破坏生产与人争食,应该消灭。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树木发生了严重的虫灾。这表明(     
A.生产关系超越了历史的发展阶段B.大跃进运动促进生产积极性高涨
C.群众运动造成部分生态环境破坏D.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科学发展理念
6 . 口号能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情况,中国有一个时期流行这样一些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放开肚皮吃,鼓足干劲生产”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B.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热情
C.经济建设中的“左”倾狂热D.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总任务。1962年初,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国民经济十年初步设想:一是“基本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二是“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一变化(     
A.改变了大力发展工业的基本方针
B.促进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C.开始提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方针
D.明确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8 . 1961—1962年,湖北农村掀起了生产队集体和社员私人的大规模“挖边”高潮,即通过挖田地四周边、挖道路边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据此可知,“挖边”高潮是(     
A.“大跃进”的深入发展B.农业技术的推广性革新
C.人民公社优越性的体现D.落实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2023-01-0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9 . 1956年我国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合作社应对社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社员给予适当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这些规定(     
A.推动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B.构建了农村的社会救济屏障
C.消除了公社社员的后顾之忧D.超越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10 . 1958年,中共________________提出社会主义建设__________
认识:
①反映人民要求改变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
②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是一种思想上的____错误。
2022-12-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十单元中国现代史——新中国史-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