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58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组创作发行的宣传画。画作意在(     
   
A.批判“大跃进”违背经济规律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响应“双百”方针进行艺术创作D.展示社会主义工业化伟大成就
2023-05-26更新 | 42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之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随堂练习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仅确定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观点……”这次会议(     
A.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2023-05-25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之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随堂练习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表为我国1961~1965年国家债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该表可以佐证(     
年份债务收入债务支出
国内公债和国库券向国外借款国内公债还本付息国外借款还本付息
19614.356.58
19623.956.42
19634.722.86
19644.270.96
19655.660.70
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B.国际环境的极大改善
C.三线建设布局初见成果D.宏伟目标的激励效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毛泽东在某次讲话中说道: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针对这两类矛盾他指出可以分别采用“专政”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该讲话的重要意义是(     
A.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思想基础B.指导中国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C.为认识中国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为减少粮食供应,国家计划到1963年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减少职工人数1000万人。这一计划的推行(     
A.提高了粮食产量B.落实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践行了“八字方针”D.体现了“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这表明当时(     
A.我党致力于国民经济的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C.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当务之急D.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2023-05-08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陆河中学2023年高一合格模拟考(4)历史试题
7 . 图2所示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生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A.使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局面B.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C.为我国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D.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9 . 1958年1月,毛泽东提出各地的工业产值要在几年内超过农业产值。6月,中央又在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协作区的基础上,提出各协作区要尽快建立起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党中央此举意在(     
A.调整“大跃进”运动期间国民经济比例B.促使中共八大的举措成功付诸实践
C.利用计划经济体制来协调各地的矛盾D.大办地方工业协助国家实现工业化
10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