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主要含义是
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C.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年

材料三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

时期

流向

人数(百万)

1953——1961年

农村至城市

39.24

1961——1977年

城市青年上山下乡

67.25

——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党中央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上表人口迁移反映了1953——197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什么状况?试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 .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4 . 出现图中1961年工业国民收入趋势的政策因素是
A.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
D.苏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
6 . 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
C.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
D.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7 . 1959年——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七分人祸”的包含:①决策者的失误②连年自然灾害③1958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8 . 下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9 . 某领导到农村视察时间党委书记:“试验田的亩产多少?”党委书记回答:“亩产1万斤。”领导说:“还可以再多点吗?你们这里条件好,深耕一下,还能多打点。”这一现象
A.说明领导重视农业生产
B.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C.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D.说明农业生产力明显提高
10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9-01-30更新 | 12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