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应适当D.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 . 下面是南方某地上报的粮食产量数据图,对图中数据反映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1949年亩产量低.主要是抗美援朝物资紧缺导致
B.195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合作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1958年亩产量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农业生产
D.1962年亩产量提高,主要是由于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纠正
3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自然灾害的发生
B.农村劳动力流失
C.“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运动
D.农村生产力水平下降
4 . 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6-12-12更新 | 1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极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7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16-11-18更新 | 41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8 . 为克服1959 ——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我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9 . 小王收集到一只邮戳模糊的旧信封,只能看清收信人地址是“红旗公社胜利大队”,这封信寄出的最早时间可能是在
A.1911年
B.1927年
C.1958年
D.1978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