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下图可以反映

A.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B.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努力奋斗
C.一化三改造路线正在有序推进D.人民群众支持生产关系的变革
2 . 下表是1961-1963年我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统计表。这一做法
时间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年798万1000万
1962年935万1200万
1963年100万300万

A.减轻了粮食供应压力B.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
C.推动了经济较快发展D.促进了农村政权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18次组卷 | 5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左”倾错误退出了历史舞台B.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34年,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千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材料

人物简介
王进喜
19231970
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劳动模范。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率领1205支钻井队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邓小平
19041997
中共党员,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在南方谈话提出“发展中才是硬道理”,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吴孟超
19222021
中共党员,医学家、教育家。1960年发明了“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1963年,突破了“中肝叶”手术的禁区,令世人震惊。1975年,切除了迄今为止国内外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40年来共施行肝癌手术8000余例;小肝癌(小于5厘米)手术1000余例,手术5年生存率达79.8%,最长存活36年。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袁隆平
19302021
无党派人士,科学家。1961年,当时正值全国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1965年,他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此后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的“无性杂交”学说。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截至2012年,杂交水稻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根据材料,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中两个人物,谈谈你对鲁迅认识的理解。(要求:人物选取自材料或自拟皆可。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7-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A.各区域经济结构趋于平衡B.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C.工业化促使城市数量增长D.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021-04-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カ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佶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的经济发展主张;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分析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2021-04-2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1953-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分别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
2021-04-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实行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61年1月,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将国民经济计划调整为: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到2010万吨,煤炭产量由5.2亿吨降到4.25亿吨,施工的大中型项目比上年减少300个。结合下列表格,我们可知这次调整(  )
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年份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233.830.336.3

A.使 “左 ”倾错误得到根本纠正B.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使国民经济比例不再失调D.兼顾了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
2021-04-09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级达标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