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1年江西省宁冈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质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5-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反映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初步确立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农业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建设D.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4 . 1961年3月,安徽省委根据农民群众的要求,决定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很受群众欢迎,很快扩大到全省。这一做法(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B.得以深入长久贯彻执行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
5 . 1958年八届二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A.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反映了人民的普遍愿望
C.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D.重点强调改变生产关系
6 . 下图是1959年金梅生年画《冬瓜上高楼》。该年画折射出
A.大跃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B.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状况
C.生物技术促使农业实现飞跃D.我国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
2021-04-25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对精简駅工工作进行了部署,精简的对象是1958年1月以来参加工作和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不论新老、一般都不精简,对这种精简安排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意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调整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
2021-04-25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在1952、1953年,大批高校和中专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工业建设的最前线,一些理工科大学生,甚至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B.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计划经济已初具规模D.大跃进运动提高毕业生工作积极性
10 . 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实行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