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沙村建置沿革(节选)

1950年5月,全县设8区81乡347行政村。保安区置13乡,廿七都有6乡。白沙为保安区定村乡第二村。1951年土改时,改第二村为第三村。后又改称第二村。

1956年11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白沙称胜利社。

1958年9月,峡口人民公社成立。白沙改称峡口公社定村大队白沙生产队。

1961年8月,白沙成立生产大队。同属此大队的有白沙自然村一、二、三生产队,洋槽自然村是第四生产队。1962年,第三生产队分设两个生产队,洋槽易名第五生产队。

——摘自《白沙村志》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具有的史料价值。(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0-09-10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生于50年代》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以下内容节选自该纪录片中的部分访谈者的回忆录。

《生于50年代》上集

陈丹青: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告诉我在我出生的那年,中国开始实行粮票、布票、油票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会让你有所期待,比方说到春节你就知道会有一张票可以去买鸡,然后有一张票可以买鱼、买肉,就是这种期待感。

陈丹青:当时宣传画、无线电里的广播,马路上敲锣打鼓的游行,都是讲大炼钢铁……所以我记得小时候.中班一群小孩坐那儿。老师一个一个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轮到我说时,我就缩在那儿,我就说:“我想当炼钢工人。

《生于50年代》下集

陈丹青:我想他们(50年代出生的人)是第一拨觉醒的人,然后也是第一拨摆脱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以后开始在各个领域比较理性地选择和实践的人。他们无可选择地存在于那个时期,在各个领域他们必须把路蹚开来,时代给了他们这个机会,然后他们也回答了这个时代。

——捕编自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生于50年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