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关于经济建设的宣传画。据此可知当时在经济建设中
A.各项领域正在全面快速发展B.比例关系潜伏着较大失调风险
C.重点发展钢铁工业,脱离中国国情D.确立了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的方针
2 . 根据1955年规定的设市标准,到1964年底全国只有建制市168个,比1961年减少36个市。从1961年到1964年中国城镇人口净迁出4369万人。当时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众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B.国家经济进入调整轨道
C.外资企业的异军突起D.国家大办工业的开展
2021-04-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2016-11-27更新 | 29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16-11-18更新 | 41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2017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三十中学高二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5 . 1964年,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东部沿海大量的工厂、工人、干部、资金设备等涌向了中西部地区,形成了1965年前后三线建设的第一次高潮。这有利于
A.善国工局B.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D.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6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7 . 1962927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三十年不变。”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奠定现代工业化基础B.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解决生产和分配的矛盾D.调动广大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8 .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的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这一做法在当时
A.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B.有益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满足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9 . 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2018-12-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林毅夫在《中国经济专题》中认为,退社的自由一方面对努力干活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另一方面对偷懒的人来讲也是一种实质的威胁。充分的退出权可以有效防止偷懒行为,从而达成生产者之间的一种“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集体生产的优势。下列哪些严重违背了这一思想
①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②苏俄(联)的粮食税政策
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8-12-12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预测考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