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读下图。1958年,为了在“两年到三年”内“超过英国”,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该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A.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B.变革生产关系,追求高速度
C.公有化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D.鼓足干劲,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2016-11-27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2 .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末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4 . 下图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时期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了
A.农村粮食大丰收B.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左”倾思想严重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1-27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核心素养卷-专题1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5 . 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提出“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可见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
A.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问题
B.全面整顿,纠正“左”倾错误
C.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
6 . 梅州市蕉岭县丘逢甲故居外墙上写有一条标语“让钢花开遍蕉岭,让铁水全县奔流。”这条标语最早可能书写于
A.1953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9年
7 . “夺高产,放卫星,确保亩产十万斤。”下列各项与之有关联的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8 . 下列同一时期的四幅图表均体现了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失误
B.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C.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D.人民公社化的危害
9 . 1958年北戴河会议把农村出现的打破社界、乡界的“大协作”、“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说成是共产主义的,是群众性的行动,加以肯定。并提出建立规模较大的工农商学兵合一的、乡社合一的、集体化程度更高的社会组织。这导致了
A.农村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B.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出现
C.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D.现代化工业和农业的建立
10 . 1967年1月,北京市大街小巷贴满了声讨陶铸的大字报:“陶铸是最大的保皇派”“揪出没有刘邓的刘邓路线代理人陶铸”。对这一情境评述正确的是
A.防止了资本主义的复辟
B.维护了党的纯洁性
C.找到了中国的建设道路
D.打击迫害了老干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