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共中央实行的方针是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此,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A.“双百”方针B.“863计划”C.“星火计划”D.“科教兴国”
3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47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是重要的史料来源。根据图片及相关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转变
B.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C.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D.该时期仍然取得一定的成就
2019-07-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
A.调整国民经济
B.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
D.深化经济改革
6 . 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D.从根本上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7 . 对下列这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吨)
A.“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B.文革十年动乱破坏了公有制基础
C.“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D.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几乎停滞
2018-09-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9 .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0 . 阅读图《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颁布B.八大的正确指引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