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为达此目标,中共八大提出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建设先进的工业国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争取中美关系正常化
2 . 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________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________
(2)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________开展起来。
3 . 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重要成果
(1)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的方针。
(2)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调整很快取得重要成果。
(3)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4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
(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________
(2)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________。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________
5 . 观察下图,图片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建设存在怎样的问题?原因有哪些?
2021-08-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
6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三线建设
A.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B.形成了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
C.改善了与美苏两国的外交关系D.优化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布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各具特色的时代精神。其中,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
A.一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C.五六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
2020-10-05更新 | 2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各队正大搞工业集资,收集社员家中的废铜烂铁。我便把家里的一斤半铜麻线、旧铁犁辕子和父亲在世打铁用的大锤、大钳、虎头钳等都当作废铜烂铁支援……”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A.彻底改变工业落后面貌B.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C.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D.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9 .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07-12更新 | 5241次组卷 | 56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关于农村工作指示信中规定,“公社不能不问实际情况,任意提高产量指标”,“生产队对生产小队要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除了粮食、棉花、油料等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些规定
A.保证国家工业化顺利启动B.迈出了国民经济调整的步伐
C.拉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