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成就:①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________
②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优先发展________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022-06-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前案)
2 . 1956年2月至4月下旬,国家主要领导人先后听取了全国三十多个部委以及广东、河北等地的汇报,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全国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重工业内部结构等情况,特别是存在的实际问题。据此可推知
A.国家建设战略将出现重大调整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仍需继续
C.平衡工农业是经济工作的中心D.社会主义工业注重协同合作
3 . 1959年,鞍钢炼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全国劳模孟泰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新方案。经过全厂人员联合攻关施工,改造后的炼铁厂高炉循环水节约总量达1/3,全厂每年可节约费用23万元,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人民群众投身“一五”工业化建设
C.工人阶级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D.公私合营激发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4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在曲折探索中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取得了伟大成就。其中包括
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③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   ④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 . 下图是我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6 . 1958年 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掀起了___________ 。导致 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7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毛泽东提出把 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8 . 1960年提出_________的方针,1962年_______ 总结了经验,1964年 _____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9 . 看图释史

1953年,党和政府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经济恢复与发展示意图




(1)看一看这一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2)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取得的成就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有何重要意义?
2021-10-13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18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