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4 道试题
1 . 1956年刘少奇在某次会议上强调:“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成保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顺利发展。”由此可知,这次会议确定我国
A.逐步开展社会主义的改造政策B.将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点
C.树立“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D.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一夜之间变成社会主人的劳苦大众有着一种急欲改变眼前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一愿望也被“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民族情结所反映。而“赶英超美”等口号的刺激,进一步激化了这一愿望,批判“反冒进”成为社会的主流。此外,人民公社在苏联的失败和赫鲁晓夫对人民公社的批判,也进一步刺激了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发展。

——摘编自李银桂《简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被选择,有其事物发展的客观性。但无数案例也证实了小农经营的模式难以使农户通过私下协商,提供农业生产与农村社区生活所需的公共品。2012年中国病险水库多达4万座,农村“市政设施”建设的滞后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以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使农地细碎化现象突出,规模经济难以产生,以致歉收时,收入下降,丰收时,却又陷入“卖粮难”的困境。

——摘编自王剑锋邓宏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影响与变迁机制辨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制度变革的实质简述你对该变革的认识。
3 . 某时期生产劳动口号“十五年内超过英国”“炉内炼钢,炉外炼人”“我们同矿石一起炼成钢”。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技术不断进步B.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C.人民群众积极劳动D.左倾思想的严重影响
2022-05-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农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一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图片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图二反映了中国农村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同时期还有一场什么运动?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3)材料四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5 . 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是对农村左倾错误的纠正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6 .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社会生活的图画,有关下图内容说 法正确的有(  )

(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广东某公社)
①该图可作为研究当时社会情况的历史史料
②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③反映了当时“浮夸风”、“共产风”盛行
④所反映的事件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7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史实是
A.“一五”计划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
8 . 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加强了国家对农业的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2022-05-16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 639亿吨49%9.3%
130.4万吨193%53%
135万吨754%46.2%
6 649万吨105%7.4%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广袤的大地上,展开了一场以备战为主要目的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建,二是迁。一方面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三线地区,在内地建设大型的钢铁,煤炭、水电、机械等工业基地,并修筑成昆、川黔等重要交通干线;另一方面则是将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科研单位等以“一分为二”或者全迁的方式,或并入内地既有企业,或另建新厂。以甘肃省为例,仅1965年,就陆续从辽、吉、沪等省市搬迁工厂20个、大专院校2个,科研单位11个,分别迁入兰州、天水,酒泉等地。整个三线建设期间,累计投资多达2000亿元。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形成固定资产约1400亿元,占全国的1/3;建成全民所有制企业2.9万个,形成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如昆明、攀枝花、六盘水等工业城市和成渝、攀西、关中、兰州等工业区。

——摘编自徐有威等《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其重要影响。
2022-05-1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曾经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三大万岁”是:“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下列关于这首童谣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童谣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②人民公社化运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反映出了当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是造成“三大万岁”的根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5-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