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54~1959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年迁移率达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是由于
A.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C.户籍管理制度变化
D.计划经济体制调整
2 .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年21.8%26.1%52.1%
1965年37.3%32.3%30.4%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 . 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
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
B.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
4 .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9-01-30更新 | 11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石家庄第二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阶段性自测题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前不久,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也曾对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二者的看法符合史实的是
A.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有益探索
B.八大分析造成此后经济建设的冒进
C.都是根据具体国情做出的正确分析
D.生产力发展促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2018-11-15更新 | 712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滦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练习
6 . 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B.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
C.“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7 .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的“浮夸风”
C.“文革”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2018-02-19更新 | 3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滦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练习
8 .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一规定
A.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
B.符合当时国情,奠定“一五计划”的物质基础
C.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部分调整
9 . 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
10 . 下图是1952~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百分比示意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③形成的共同因素是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变革
B.②的形成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的
C.④的出现是由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D.④→⑤的变化是由于两极格局瓦解所带来的挫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