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的方案,内容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方案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指标,由此可知(     
产量
方案
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
方案一(1955年夏)4600亿斤4300万担1100万吨
方案二(1956年1月)6100亿斤7000万担1500万吨
方案三〔1956年8月)4800亿斤4800万担1050~1200万吨
A.社会主义建设盲目冒进B.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稳中求进
C.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 . 下表为学者对《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党
时间段1949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65年1977年至1992年1993年至2012年
高频词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社会主义人民、发展、改革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①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随时代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
③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1957—1961年,我国经济发展概况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7年1960年减少(百分比)
粮食3901亿斤2870亿斤26.4%
棉花3280万担2126万担35%
生猪年底存栏数14590万头8227万头56%
A.中苏关系破裂B.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C.自然灾害严重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 .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58—1960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征购量和出口量。(单位:万吨)

根据下表所列状况可以推知我国粮食
A.出口量变化有利于买进西方工业设备
B.征购量变化有助推动工农业协调发展
C.出口量变化加剧了经济困难的程度
D.总产量变化促进了农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