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阅读表格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对外贸易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1957—1965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统计表
年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
总额/万美元增速/%总额/万美元增速/%总额/万美元增速/%
1957310342—3.27159755—2.87150587—3.68
195838715524.7519811024.0118904525.54
195943813413.1722613514.1521199912.14
1960380920—13.06185601—17.92195319—7.87
1961293599—22.92149063—19.69144536—26.00
1962266316—9.29149023—0.03117293—18.85
19632915679.4816492110.671266467.97
196434636818.8019163416.2015473422.18
196542453022.5722279016.2620174030.38

A.“左”倾错误的影响B.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C.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D.中国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2021-04-12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这五年最可能是(     
年份
年份粮食总产量钢铁总产量

19765万吨800万吨

16968万吨1122万吨

14385万吨1351万吨

13650万吨870万吨

15441万吨667万吨
A.1949—1953年B.1953—1957年
C.1978—1982年D.1958—1962年
2024-01-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       
年份北京杭州哈尔滨备注(单位:平方公里)
1957年48202531247划出部分原为供应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郊区,转变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
1958年886011571247
1962年270123972450
1965年270123971334
A.国家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B.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
C.国民经济建设曲折与调适D.经济规划受到国际局势影响
4 . 下表是1961-1962年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基建投资(亿元)年度指标(万吨)钢产量(万吨)
1961年11.88850870
1962年5.07600667
A.降低成本以缓解财政危机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
C.压缩产量以减轻市场压力D.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我国1953—1968年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起止年份峰位(%)谷位(%)平均增长率(%)
1953—195715.64.2934
1958—1962213-273-0.60
1963—196818.3-5.77.73

A.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自然灾害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D.经济增速与国家政策有密切关系
2022-02-02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所示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迁移率变化的状况,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份总迁移率%
19609.84
19616.15
19626.71
19633.98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施D.“文化大革命”的经济破坏
7 . 下表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部分物资或经济指标增长情况。表中反映的现象(       
名称/年代1961年1963年增长(%)
油料作物收购价格(元)2.73.219
棉花收购价格(元)2.592.8510
农村人均福利费(元)1.173.51300

A.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B.使工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C.是方针和政策调整的结果D.推动了工业生产效益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情况表,此表可以反映当时中国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年34.137.028.9
1959年26.142.830.5
1960年23.444.532.1
1961年36.231.931.9
1962年39.431.329.3
1963年40.333.026.7

A.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探索B.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结束
C.合理的工业布局构想取得成效D.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得以延续
9 . 下表为1956~1961年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这些反思与突破
时间反思与突破
1956年提出应在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基础上去发展重工业
1958年提出“两条腿走路”: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
1959年提出安排国民经济要以农、轻、重为序的思想
1961年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A.优化了工业发展方针B.调整了国民经济比例
C.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D.解决了三年经济困难
10 . 下表为学者对《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党
时间段1949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65年1977年至1992年1993年至2012年
高频词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社会主义人民、发展、改革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①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随时代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
③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