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4 道试题
1 . 1961年,整个国民经济的困难还相当严重:农业、轻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继续减少,分别比上年下降24%、21.6%和43.9%;市场商品供应仍然相当紧张,物价上涨,人民生活还有很大困难。为此,中共中央(     
A.开展全党整风运动B.召开了七千人大会
C.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D.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2024-0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毛泽东在某次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开宗明义地指明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这次会议(     
A.平反了一大批的冤假错案B.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
C.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024-02-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井冈山的斗争》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B.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C.探索适合国情的道路D.人民统一战线的发展
2024-02-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2年,中共中央发文强调,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要将基本核算单位下降到生产小队并长期执行。这反映出中共中央(     
A.已对人民公社的弊端有所认识B.开始认识到农业的重要作用
C.准备全面纠正农村“左”倾错误D.已认识到城乡经济的不协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     
A.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024-02-01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60年下半年,中共中央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决策,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有1800多万职工被精简回乡或下乡。上述事件(       
A.解决了经济困难造成的粮食短缺B.旨在为国民经济的好转创造条件
C.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持续开展D.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2024-02-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这是中共在11年的时期内第一次召开它的代表大会,大会是以洋溢的自我庆贺和自我批评为其特征的。对1949年的胜利和对195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来庆贺。”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60年,鞍钢公司创造出“鞍钢宪法”,指的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该制度体现了(     
A.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D.生产技术的革新意识
9 . 如表是1959—1963年中国财政收支表。造成支出大于收入和收入大于支出的原因分别是(     
年份19591960196119621963
总收入(亿元)487.12572.29356.06313.55342.25
总支出(亿元)543.17643.68356.09294.88332.05
收支差额(亿元)—56.05—71.39一0.0318.6710.20
A.抗美援朝苏联加大了对华援助
B.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化大革命”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是1960年、1965年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单位:%)。表中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537.332.330.1
A.“二五”计划期间的科技创新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中共中央对苏联模式的否定D.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024-01-30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