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对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1956年1965年
农业总产值610亿元590亿元
工业总产值642亿元1402亿元

A.“一五”计划的推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
C.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成,极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021-07-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704317387537
19581083580503566
19591483867616497
196016371090547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2019-01-30更新 | 171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重庆市二外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召开时间会议类型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
1961.3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
1961.8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1961.10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

A.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
C.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
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4 . 下表是根据《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导致这一时期我国从业人员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全国从业人员统计表(部分)       单位:万人
年份城镇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6 年2993200251854424682006
1958 年5300213001549070764034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D.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018-07-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