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如图是一张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照片,注解是:北京市民将家中的铁制品送去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匹夫有责。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人民群众建设国家的热情
②造成了群众生活严重困难
③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
④有利于大大提高中国钢铁的数量与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 . 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是反映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最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与规模的结果
B.盲目追求生产力发展高速度的表现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果
D.三大改造完成取得的初步成果
2018-06-22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分类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工业固定资产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
1956年100%100%100%100%100%100%100%
1966年约200%194.4%近180%300%124%111%161.7%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有效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4 .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2018-06-09更新 | 8374次组卷 | 1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图为1956年的一副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2018-06-09更新 | 7418次组卷 | 6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60年这三年期间的平均积累率(一定时期内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例)高达39.1%,大大超过了“一五”期间24.2%的平均积累率。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B.片面追求高指标
C.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D.受“左”倾思想影响
7 . 中国在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大跃进”运动
8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隆会议召开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决定建立人民公社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9 . 下列各项中违反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文化大革命
2018-04-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年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食1.95亿吨19%30%
棉花164万吨26%93%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中国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