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胡忠茂在《慈中情结》里面回忆了他们那时候的暑假生活,“我们也加入了全民大炼钢铁的洪流,去龙山装来白泥,在学校西北角近河处筑起小高炉,还从实验室拿来酒精引火,日日夜夜拼命炼,一天深夜终于炼出了一点铁块,连夜敲锣打鼓去县委报喜。”胡忠茂回忆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哪一年
A.1957年
B.1958年
C.1959年
D.1960年
2019-09-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5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历程的“缩影”。这一年
①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落实
④“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2019-09-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历史试题
3 .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下图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B.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C.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019-08-20更新 | 27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余姚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中共某次会议表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2019-08-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中历史选考模拟卷2
5 . 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宣传画,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2019-08-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学考 选考)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
6 .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下列历史事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农村经济面貌
D.“大跃进”破坏国民经济建设
2019-08-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学考 选考)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实施“一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019-08-14更新 | 196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0学年温州十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是在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年后
2019-08-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9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1953~1958~1963~1966~1971~1976~1981~
1957年1962年1965年1970年1975年1980年1985年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77.6%22.4%
1997年25.5%39.1%17.9%18.5%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 . “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山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声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这首歌谣反映了
A.“大跃进”中的“浮夸风”
B.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合作化浪潮
C.“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动荡
D.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大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