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56年2月至4月下旬,国家主要领导人先后听取了全国三十多个部委以及广东、河北等地的汇报,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全国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重工业内部结构等情况,特别是存在的实际问题。据此可推知
A.国家建设战略将出现重大调整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仍需继续
C.平衡工农业是经济工作的中心D.社会主义工业注重协同合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中国1956年和1966年部分工业品产量及其增长情况。
产品名称1956年产量1966年产量增长(%)
钢(万吨)4471532343
机床(万台)2.595.49112
汽车(万辆)0.175.593188
棉纱(万吨)95.2156.564

据此表可知,当时中国
A.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建设水平提高
B.优先发展重工业前提下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C.工业结构调整情况下工业品技术性能改善
D.工业布局改善情况下工业生产效益提高
2022-04-24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划体制确立,到改革开放前的20余年间,“地下经济”(主要指脱离计划经济秩序的自发工商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时期中都有迹可循,呈现某种程度的周期性起伏。“地下经济”的长期存在
A.危及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折射出经济体制调整的必要性
C.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022-04-13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内容
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64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82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017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上表列出了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的部分内容。从表中任选两次或两次以上会议,据此确定历史主题并展开阐述。(要求:列出会议名称,明确历史主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恩来在1957年4月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说:“主流是社会主义,小的给些自由,这样可以帮助社会主义的发展。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有好处”。这些主张旨在
A.全面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B.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
C.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D.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活力
6 . 下表是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出现最高峰是缘于
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B.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出现了高潮
C.人民公社化运动初见成效D.中央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2021-12-01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日报》(19501952)关于“青年劳模”事迹的报道(部分)

时间地区人物标题
195031山东省赵桂兰《共产党的好女儿—赵桂兰》
1950415河北省王青梅《妇女劳动模范王青梅当选县人民政府委员》
195098河北省潘长有《潘长有热修马丁炉—工农兵劳模大会工业代表介绍之三》
1950913湖北省贺世古《兵工劳模贺世古—工农兵劳模大会工业代表介绍之八》
1950914湖北省朱玖《女工纺纱能手—朱玖工农兵劳模大会工业代表介绍之九》
1950924辽宁省赵国有《赵国有—新运动纪录创始者》
1950927黑龙江省梁军《新中国的女拖拉机手—梁军》
19501110辽宁省张子富《劳模张子富怎样进行宣传鼓动》
1951626安徽省甘彩华《治淮女英雄甘彩华》
195255辽宁省金秀兰《特等治淮模范金秀兰民工分队创造战胜稀泥的好办法使工程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提取材料信息,对《人民日报》报道的“青年劳模”形象加以阐释。
8 . 1960年,安徽省公布“评工记分、包工包产”的方案后,南新庄群众纷纷利用庄前屋后的空地扩种瓜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家家赶修厕所,大搞积肥,户户筹划养猪,添置农具,农村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材料反映
A.农村经济管理的调整探索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农村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D.城乡经济差异有了显著改善
9 . 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