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如图为我国1949年、1952年和1957年的钢产量,以及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钠当年钢产量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了(     
A.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B.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C.经济建设出现了“右”倾错误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完成
2 . 从1958年到1983年,人民公社行使过去乡镇人民政府的职权,公社干部成为国家干部。在实践中,人民公社逐渐形成三级体制: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保管员、出纳员等;大队下辖生产队,设立队务委员会。由此可见,人民公社体制(     
A.巩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孕育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萌芽
C.具有政治与经济合一的特点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农业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是1956年陈云提出的经济政策建议。这些建议(     
工商经营方面国家和集体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
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市场方面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
A.吸取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B.开启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C.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框架D.促进了国家工业建设的迅速发展
4 . 据统计,1957年,全国妇女先进工作者人数为10.2万人,1958年增加到28.1万人,1960年更是达到103.6万人,她们中的很多人都走向了基层领导岗位。这(     
A.表明妇女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B.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C.体现了社会习俗和生产关系的变革D.促进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
2023-11-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196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元,比1957年的87元增长52.9%,年均增长5.4%。”这一时期浙江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可能得益于(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B.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C.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实行D.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倡议1961年4、5月间,刘少奇带领工作组,到湖南进行了40多天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后掌握到第一手材料,对经济困难形势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党和国家领导人此举旨在(     
A.反思“大跃进”运动的弊端B.落实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C.从根本上杜绝“左”倾错误D.扭转国民经济的落后局面
7 . 1958年1月,毛泽东提出各地的工业产值要在几年内超过农业产值。6月,中央又在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协作区的基础上,提出各协作区要尽快建立起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党中央此举意在(     
A.调整“大跃进”运动期间国民经济比例B.促使中共八大的举措成功付诸实践
C.利用计划经济体制来协调各地的矛盾D.大办地方工业协助国家实现工业化
8 . 下图是创作于1959年的宣传画《春耕》,描绘了一个女拖拉机手进行春耕春种的场景。该作品旨在(     
A.说明农田耕作已经实现机械化B.描绘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美好愿景
C.展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D.表明女性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0年,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10月,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84.4%,据36个县的调查,施行责任田后平均亩产比上年增加38.9%。这一政策(     
A.源于农民的自主性探索B.表明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C.反映建设道路的新探索D.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该时期适合国情的探索有(     
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初步建立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要思想的提出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4-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