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大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绘画《叔叔喝水》(作于1972年)中,一位系着红领巾、身穿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正热情地将奶茶递给解放军叔叔。此后,该画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年画遍布城乡。这表明(     

A.民族认同显著增强B.发展军事成为时代主题
C.妇女权益得到保障D.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
2023-05-28更新 | 26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020-11-01更新 | 134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

材料二   二战后,伴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推陈出新,美国的失业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发挥乘数效应来扩大经济活动规模和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1962年,颁布《加速工程法》,通过资助经济衰退地区建设公共设施,缓解严重的地区失业问题。进入七十年代,美国遭遇新的经济萧条期,企业面临国际竞争者的挑战,制造业萎缩,经济处于转型时期。里根政府在反思福利扩张产生福利陷阱的同时,在1982年,通过《职业培训法》,加大对劳动者培训,一定程度缓解了就业问题。

——摘编自李晶《美国就业促进政策的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简要评价。
4 . 1901年《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译成《黑奴吁天录》,译者称“非代黑奴吁”而为爱国保种振志气。1907年留日学生将其改编成话剧《黑奴吁天录》,突出了黑奴与奴隶主的抗争和最后胜利出逃。1961年又被改编为《黑奴恨》突出汤姆的阶级觉醒,临死鼓舞民族解放斗争。反映出
A.译者同情汤姆的遭遇是其翻译的主因
B.留日学生改编该话剧目的是宣扬维新
C.1961年的改编是以“二为”方向指导
D.时代需要影响文艺作品的翻译与改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时谈到,“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知,他主张
A.提高群众民主意识
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C.加大执法力度
D.否定领导人的权威性
2019-09-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9-06-02更新 | 59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朝鲜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2019-01-30更新 | 3426次组卷 | 7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尚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不包括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C.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和法制
D.阶级斗争必须长抓不懈
9 . “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甚至剥夺生命等。这
A.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B.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C.不利于民主法制的正常发展
D.说明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10 .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