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内容口述人
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
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
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DJT
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

——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
(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3-05-28更新 | 489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云谲波诡的国际局势,出于对国内工业布局不平衡、不合理的担忧,中共中央在分析时局之后作出了实施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三线建设于1964年正式启动,由大、小三线建设两部分组成。大三线建设主要在内陆西南和西北地区展开,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投入了2000多亿元巨资,建成1945家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此外,还有“小三线”建设项目广泛地分布在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之外的28个省区市的腹地。三线建设横贯三个“五年计划”,其调整改造一直到21世纪初才结束,对我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布局、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出于备战的需要,小三线建设在建设期间始终处于保密状态。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三线建设才迎来了调整改革的新阶段,官方对小三线建设的报道才逐渐增多。如果仅仅依靠公开的官方档案资料来对小三线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绝对是不够充分和全面的。小三线建设民间文献作为中国当代民间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小三线建设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和平台。小三线建设民间文献大致包含厂志、日记、工作笔记以及小三线建设亲历者的自印本回忆录等,这些都是研究小三线建设不可多得的文献史料。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有威《多维视角下的三线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三线建设民间文献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3来源: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4 . 历史研究与历史解释

材料一       

   

利簋及其铭文拓片
利簋说明:出土于陕西临潼的西周青铜器,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利乃作篡者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用以纪念先祖檀公)”。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用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利簋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120日(甲子日)。
②“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

——《尚书牧誓》

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朝觐年班和联姻政策。

材料三   

   

材料四   1960年,石油工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吃大苦,耐大劳,铸就了铁人精神,这反映了那个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2018年,中国某大型企业实验室悬挂的标语写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这一标语弘扬了自主创新精神。

(1)分别指出①②的史料类型,依据①②能得出什么结论。简述专家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的特点。
(2)依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蕴含的政治智慧。
(3)从材料的史事中提炼两个主题,每个主题运用材料中三则史事进行说明。
(4)分别简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出现的国内外时代背景。
2023-07-2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作为第一手史料成为真实再现历史深度与宽度的媒介。观察下面一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围绕“照片中的历史”,提取以上至少两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联军队尽早地参加对日作战……是为我们太平洋地区作战提供最大支援所必需”
②“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③“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④“巴黎被‘公社万岁!’的雷鸣般的呼声惊醒了……(无产者)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
2023-01-0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②“(八日)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己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体育作为资本主义的产物,最早出现于英国。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渐渐破坏了传统“绅士体育”的基础,大量由私人资本投资的竞技体育俱乐部成立并组织竞赛,一系列体育专刊,如《体育杂志》(赛艇年鉴)等出现,宣传“每个人都为利益而驰骋”的理念,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与运动相关的法律法规。19世纪中叶后,近代科学对体育指导的逐步深入,竞技运动的体育教育制度、竞赛制度、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等日益规范完善。19 世纪末,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工人阶级不仅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市场基础,同时促使运动职业化被立法允许,出现了近代最早的职业竞技运动员,推动了英国现代体育运动的繁荣。

—摘编自[英]托尼.柯林斯《体育简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在闽渐赣等根据地就有举办工农兵舞、劳动体操、工人运动会等推动红色体育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的任务是“摘帽子”(“东亚病夫”)和“破封锁”,国家需要体育促进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如1971年的“乒乓外交” 1981 1986年女排五连冠,让世界看到中国体育力量。20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了《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以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用品等市场的发展,初步构建了面向大众、以服务消费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场地建设,让村村、乡乡、县县都可以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摘编自李树旺 、金子微《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新价值与新路向》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现代体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影响。
2023-07-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是中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以自主研发为主体、以快速实现技术追赶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为目标的技术引进。既包括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工业项目这样系统的、全面的引进-中国从项目选择、设计、建设到设备、技术再到人才培养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也包括六七十年代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局部的、为解决某些特定困难而进行的设备引进。然而,总体上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是一条植根于独立自主的技术进步路线,不论是否具有比较优势,中国都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了艰难的研发和攻关,这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

材料二   科技领先是美国的核心优势,更是美国霸权的根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为了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美国努力限制技术的对外转让。为了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日本推行技术革新,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因而招致了美国的打压限制。从“广场协议”到结构性改革,作为弱势一方的日本作出了更多的妥协,承担了更多的成本。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基于与日美科技争端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科技进步的时代价值以及我国智慧应对中美科技竞争的策略。
2023-07-06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冶方(1908—-1983年)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期间多次深入农村、工厂进行调研,发现大量现实经济问题,并开始从理论上反思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当时源自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理论界占据了主流地位,它排斥价值和价价值规律,将社会主义经济看作是不存在流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论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讲经济效果,扼杀企业的积极性。孙冶方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写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从总产值谈起》《论价值》等著名论文,以巨大的勇气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他以其价值理论、流通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观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抓利润指标、扩大企业自主权与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把计划和统计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观点。他重视研究农业问题,研究工农产品交换问题。孙冶方在学术讨论中,平等待人,虚怀若谷,热情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商榷意见,公开检讨并放弃那些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自己认为应该补正的学术观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他最终形成了包括生产、流通、总过程和消费的理论结构,这一结构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被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所采纳。

——摘编自王立胜等《孙冶方的学术遗产及其时代价值纪念——孙冶方诞辰 110周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冶方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孙冶方精神的主要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