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     
A.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
C.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D.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8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走向未来丛书”,内容涉及国内外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由一批当时国内社会科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参与编写与翻译,上市后迅速一售而空,一年后再版增印发行。该丛书的出版(     
A.释放了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B.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C.呼应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浪潮D.反映出科教兴国已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1978年以来我国各种定价形式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统计表,反映了我国的价格改革变迁。据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价格改革(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定价形式1978年1991年1992年1999年2000年
政府定价100.036.018.79.68.4
政府指导价0.018.37.54.44.2
市场调节价0.045.773.886.087.4
A.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B.助推国有企业改革稳步进行
C.受市场经济体制的驱动D.形成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中国共产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着重指出,从国民革命失败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党团结领导群众在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同敌人进行了伟大斗争,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特别指出了党在某些时期犯过的一些错误,其中以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所犯的“左”倾错误最为严重,给党和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损失。正是因为有了对三次“左”倾错误的正确认识,党才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进行英勇斗争并取得伟大成就。《决议》秉持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对错误组织路线的深刻批判,始终坚守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价值,实现了党内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赵阿飘《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探析——基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本分析》

材料二   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新道路所作的初步概括,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决议》对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比较两个决议的异同点。

材料三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中华文明为出发点、以近代波折磨难为切入点、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为落脚点,对党的百年征程进行全景式回顾,凸显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历史决议》用较大篇幅梳理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原创性思想、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以光明前景的擘画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李弘业《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和启示研究》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2024-05-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三)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的重要谈话

材料三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23.10.1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有关主张的原因并指出材料论述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这一谈话发表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理念和世界意义。
2024-05-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深层次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B.公有制经济地位下降
C.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D.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2024-05-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 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各地农村改革出现新的浪潮。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动B.中央积极回应基层的创造
C.政策支持引领了农村改革D.市场经济成为了社会共识
2024-05-1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八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A.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4-05-11更新 | 56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2022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
9 .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党在1928-1931年先后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等,没收封建地主、豪绅等大私有主的土地,分配给劳苦农民,并在革命根据地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技术,培育良种,开展耕牛、农具、种子、劳力等互助合作发展农业。抗日战争时期,将没收所有封建地主土地调整为实行减租减息,并增开荒地、推广植棉、调剂劳动力、增加农贷、提高农业技术、实行农业累进税等政策,开展农业大规模生产运动.提高粮食自给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党在1947年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地主七地所有权,按乡村全部人口,统筹土地数量和质量平均分配为村民个人所有,并开展合作互助。

——韩杨《中国粮食安全的百年探索与成就》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不到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

——张务锋《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整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历史性转变的。
2024-05-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979年起,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提高了粮食、棉花、油料、生猪等18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对超购部分再加价50%。同时,恢复了对粮食、油料的议价收购,在市场上开展议购议销。1983年和1984年国家又放宽了议购议销商品的范围,下放一些农产品的价格管理权限。这一政策调整(     
A.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状况B.实现了农产品的自由流通
C.促进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D.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2024-04-23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