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改革开放后的一幅画

该图反映了(     
A.国家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工作的重心B.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深入发展
C.经济转轨背景下个体发展的不确定D.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认为全国人民面临着阶级斗争与全面建设的双重任务,"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此后一段时期,类似的文章接连刊出。这可以用来说明(     
A.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B."四个现代化"目标提出的过程
C.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形势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3 .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2020-05-24更新 | 35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八校教学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创利润4.1亿元,交国家2.862亿元后,企业留利净增9400万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全额利润还高5%。这一成就的背景是我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建立市场经济成为普遍认识
C.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开始建立
6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环太平洋经济圈迅速崛起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9-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2017年湖北长阳第一高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一首首老歌都是一个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有首歌这样唱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与该首歌曲创作直接对应的历史背景应是
A.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B.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8 . “全民所有制企业,正转换经营机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也在迅速发展……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正在加速构建。”这是某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国庆社论,这篇社论的背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贸
9 . 1991年4月20日《当代思潮》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由此看来
A.改革开放必须区分姓“社”姓“资”
B.改革措施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
C.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构成部分
D.该杂志发表文章的背景是苏联的解体
10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2019-01-30更新 | 1751次组卷 | 4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为明学校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四 现代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