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69 道试题
1 . 某外国学者在“新全球史”著作中,把晚清历史放在第六部分(如图所示)“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这个全球大背景下,标以“处在十字路口的社会”历史节点,以“被围攻下的中华帝国”审视晚清社会,这种叙述方式有利于理解(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B.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源
C.晚清改革失败的原因D.晚清政府衰败的表现
2024-01-1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法国大革命前夕,出现了多种法律并存的局面。以至于伏尔泰不无讽刺地说:“在这个王国里,每当你从一个驿站到另一个驿站就出现这种情况:在每次换乘马匹的时候,法律也就变了。”这一现象(     
A.反映了法国民法典形成的背景B.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揭示了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D.体现了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
3 . 有学者指出:“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该学者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A.兴起的背景B.阶段的划分C.消极的影响D.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北省六校(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十堰一中、随州二中、襄阳三中)2021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美列强在一战前均已制定作战计划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一战的根源
D.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6 . 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平均寿命只有17岁。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人们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材料旨在说明英国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背景
B.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
C.工业革命中存在的问题
D.社会发展呈现衰退迹象
7 . 梁启超说:当光绪宣统之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可算没有一个不算革命党。但主义虽算不同,手段却有小小差异。一派注重种族革命,说是只要把满洲人撵跑了,不愁政治不清明;一派注重政治革命,说是把民治机关建设起来,不愁满洲人不跑。两派人各自进行,表面上虽象是分歧,目的总是归着到一点。此处梁启超要说明的是辛亥革命
A.成功的原因
B.失败的原因
C.发生的背景
D.蕴含的启示
8 .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该材料可说明
A.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
D.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
10 . 二战后,印度由占总人口5%的本土精英阶层推动而获得了民族独立。而这些精英则有着西方教育背景,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当他们掌权之后,仍然保留宗主国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财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英国殖民力量依然强大B.印度发展严重依赖西方
C.印度加入资本主义阵营D.印度难以摆脱西方羁绊
2024-03-31更新 | 169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八模测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