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说明了(       
A.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B.欧洲革命的历史影响
C.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D.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2 .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当时士大夫不屑一顾,后来乾隆帝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更不敢印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造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B.二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C.二人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同D.二人的个人影响力不同
2021-05-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类别项目
进士举人贡生荫生监生生员文童行伍新式学生不明合计
人数(人)54161271073361119
比例(%)45.413.410.15.98.45.92.52.55.00.8
A.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破坏B.新政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显著
C.清廷的权力结构受到冲击D.科举选官制度处于主导地位
4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三次浪潮,分别是1895一1910年,1912—1922年,1927—1936年。这三次浪潮(     
A.都有列强放松侵略的背景B.都以发展重工业为重点
C.都有政府政策调整的助推D.都推动了革命性质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世官制的沿革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察举制的弊端D.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2022-09-07更新 | 170次组卷 | 4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其课程涵盖了农民运动之理论、广州农民运动史、农民协会之组织法及农民、工人与国民党之关系等方面。这一举措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7 . 下图是一幅法国人绘制于1871年的漫画。图中下方戴头盔的人物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首脑梯也尔,他正在把城门钥匙递给俾斯麦等人。这幅漫画
A.属于现实主义流派的绘画风格B.揭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C.反映了巴黎公社的有关背景D.反映了德意志统一的正义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宗正统前期,内阁的主要工作,从过去比较空泛的“参预机务”转变为固定的“票拟”。自此票拟逐渐成为内阁最重要和制度化的职掌。在皇帝对阁臣倚赖甚殷的背景下,“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内阁已开始给人以“偃然汉、唐宰辅”的印象。由此可见内阁
A.成为事实上行政中枢B.逐渐掌握行政决策权
C.自此取得法定地位D.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9 . 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
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   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7-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就必须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和各方利益,找到一种合情合理、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应运而生了。这说明“一国两制”
A.蕴含了“求同存异”的思想B.突出港澳台问题本质的一致性
C.得益于中美两国建交的推动D.“一国”与“两制”两者并行不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