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表,能得出(  )
A.“一国两制”成就突出B.形成了点线面开放格局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 . 《沉重的翅膀》是第一部反映改革初期生活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工业建设中改革(以郑子云副部长为代表)与反改革(以田守诚部长为代表)的斗争。小说结尾写道选举党的十二大代表尽管田守诚耍尽花招郑子云仍获得了压倒性多数票。该小说旨在(  )
A.宣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B.反映改革之路充满艰难曲折
C.歌颂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成果D.讴歌进取改革得到民众支持
2022-02-2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 立南海郡,任命任嚣为南海郡尉,以番禺作为郡治。任嚣依山傍水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任嚣城是广州最早的城池,位置在古番山和禺山之间。汉高祖三年,赵佗继任嚣为南海郡尉,乘中原战乱,自立为王,“任嚣城”被扩建成周围十里的都城,史称“赵佗城”。东汉,重修赵佗旧城,始称广州。广州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从汉代开始已与海外国家发生贸易。

随着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提高与海外贸易的高度发展,到唐宋时期广州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大贸易港。以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标志,唐朝进入战乱不息的中后期,特别是吐蕃占据西域,隔断了丝绸之路。北方的战乱使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移向长江流域,东西方交通重心从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广州远洋交通空前频繁,成为东西方海上交通枢纽。北宋时,辽、夏两国阻隔西北,陆地“丝绸之路”继续衰落,使海上“丝绸之路”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广州成为岭南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商业和贸易中心。

材料二 到明清时 期,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把广州作为他们与中国交往、贸易的突破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设立四口通商,广州居首,西方殖民者纷纷到广州设立商馆,进行贸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王朝关闭江、浙、闽3个通商口岸,广州又成为惟一的外贸口岸,对外贸易和交通空前繁荣,推动了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发展。1841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城破坏惨重,商业凋零,外贸日减,外贸中心地位日渐衰落,逐渐由上海代替。鸦片战争虽使广州城市受到严重损害,但也导致了沙面租界的形成和西关、河南的发展和建设。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进入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计划经济的实行,政治、文化生活的改变,加之当时国际环境的恶劣,广州濒临港澳,地处资本主义包国封锁的前沿。在这一切因素的影响下,使广州现代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国际形势极有利于广州,广州进入了健康而迅速的发展时期。

——以上材料摘选自陈代光教授的专著《广州城市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古代史上广州城市地位并列举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广州城市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前和之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建国后广州城市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变化及其原因。
4 .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了600多种主要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局面,第一次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价格市场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功,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经济活动的局面。这一现象
A.表明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利于市场因素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
C.说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已被完全突破
D.印证市场经济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58—1976年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材料一中60年代和70年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2018年这一历史时期从1978年开始的原因,并简要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022-02-23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封建专制社会是“以权为本”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物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理念的核心,它
A.强调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C.把握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022-02-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共和国70年的历程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对华进行了大量的项目援助,分批派出千余名技术专家到中国进行指导,同时向中国各工业部门提供大量科技资料。

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进行技术创新。但科技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科技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上世纪90年代的“以市场换技术”虽然在短时间内使我国获得了一些技术资源,但是也使中国形成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大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当地市场构成了冲击,外资企业的垄断局面对本地企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大大弱化了技术引进效果。特别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不得不直接与发达国家企业展开直接竞争,进一步突显了进行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当前,科技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创新战略,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谋求在未来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最近几年,全球研发投入始终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各种创新资源主要流向空天地探测、人口健康、清洁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势必加速形成全球创新新格局。

——摘编自程磊《新中国70年科技创新发展: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国际因素。
(2)材料中“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策略得益于中共哪次会议的什么历史性决策?
(3)据材料概括上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我国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
(4)科技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们该如何应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海上丝路贸易勃兴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宋代“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雄厚的制造实力以及领先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为海上丝路的繁盛提供了物质支撑和内在动力,与海上经路联系紧密的工商业文明在江南及东南地区茁壮成长。改变了10-13世纪中国不同文明的竞争格局;原来中原农耕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之间的两强之争变为工商业文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三足鼎立。不同文明间的诸种竞争张力显示历史演进处于一个分叉路口。

——柳平生、葛平生《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长论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三大文明竞争格局形成》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与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江泽民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主张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落实第一个大局"的建设,使中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状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站在国际的舞台,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理念所做出的中国式努力.真正体现了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情怀。

——于畅《“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有何内涵。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1世纪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时代意义。
9 . 1991年初,重庆市政府决定:全市国(营)合(作社)商业实行“四放开”改革,即经营放开,转变经营方式;价格放开,随市场变化;分配放开,不搞“大锅饭”;用工放开,不端“铁饭碗”。8月,全市90%的商贸企业都推广了“四放开”。该举措表明当时
A.现代企业制度已经确立B.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D.商品价格不受政府指导
10 . 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关于公休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休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是由政府政策推动的
B.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是由于政治运动造成双休日制无法实行
C.双休日制的实行使中国开始在工作和休假制度上与国际接轨
D.双休日制度有利于个人发展、经济繁荣和社会风尚的改变
2022-01-18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