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第9枚:“改革春潮”。

【邮票名称与编号】改革春潮,图序20-9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伟大的历史转折,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69、170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恢复高考、右下: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上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邮票左下角写着图名:改革春潮,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1977年邓小平同志做出恢复高考的决策,是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起点。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这一枚邮票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2022-08-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邮票里的党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材料二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以招。

——以上材料均来自于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 . 下表是1978年工业产值状况,对此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产值(与上年相比)增长率
总产值4231亿元13.5%
原煤6.18亿吨12.4%
3178万吨33.9%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困难局面得到全面合理解决
D.“文革”左倾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4 . 邓小平曾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所以,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一篇文章”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这场争论”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这场争论”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
D.“这场争论”重新确定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04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