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3 道试题
1 .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并简述其基本内容。这一方案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有何意义?
2020-11-18更新 | 258次组卷 | 8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结合材料与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与世界”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 . 如图是1988年初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C.“九二共识”的达成D.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5 .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集团积极准备反攻大陆,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目标。为了惩罚国民党军队长期对大陆东南沿海的挑衅行为,人民解放军于1958年起开始对国民党军金门防卫部和炮兵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炮击。对这一事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了蒋介石集团分裂国家、谋求独立的意愿B.对金门岛军事目标的定期炮击前后持续了20年
C.《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停止对金门岛屿的炮击D.停止炮击金门意味着大陆武力统一方式的放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在世界各国已先后举办过40届。以下为其中两届世界博览会举办情况一览表

时间地点主要参展国代表性展品参展国数量主题词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美国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35个国家交通与通讯
英国最新蒸汽机车等
德国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等
中国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蓝器等
日本新动力蒸汽机、纺织机械、电讯设备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美国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英国种子圣殿、绿色环保奥运角、绿色城市景观设施、有机玻璃材质的“触须”等
德国海港新貌、未来规划室、人文花园、发明档案馆创新工厂、材料之园
日本脚踏生电地板,家庭机器人,电动车模型,污水变饮用水装置、有机EL照明。

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游记》,18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中国这个词儿,对启蒙运动的精英来说,是一种力量,是“旧秩序的卫道士和蔑视者之间的赌注”。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成了欧洲知识界借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的利器。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形象一落千丈。自那时起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个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一个当年被描述成花园的王国变成了“满街是开口粪池和垃圾”的肮脏之国,而穿着丝绸、捧着青花碗的中国人也变得贫穷、猥琐和丑陋不堪。

材料二   尽管“红色中国”也曾随着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著述,让一些西方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调,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冷战,却又一次将中国的形象推向了阴暗的极端,成为恐怖和邪恶的象征。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现代中国让西方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中国经济会突飞猛进?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姚明那样球打得像NBA球员一样好的明星?中国会不会把全球的石油用光?……这当中有好奇、羡慕,也夹杂着猜疑与不安,中国的形象正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丰富,不像中有相似,相似中有不像,西方人再也无法用非好即坏的标尺或简单的符号来看待中国了。

——摘编自《历史上西方看中国:从天堂到丑陋不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何变化,并从西方的角度分析其看法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西方看中国眼光的变化及其原因,上述材料中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变化对我们当前有何启示?
2020-11-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高三一轮材料题培优训练
8 .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太空的”。这说明
A.中国已是世界超级大国B.航天技术决定国家兴衰
C.中国科技位居世界首位D.科技发展体现综合国力
9 . 下表为1979年新华社汇总的西方对中国两次自卫反击战的语态表。这反映了
A.外交关系决定方向转变B.全局变化影响西方态度
C.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D.意识形态造成立场变化
19-20高三·全国·阶段练习
10 . 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下列各项属于《告台湾同胞书》内容的是
A.建议两岸实行三通B.举行国共对等谈判
C.提议用主权换治权D.采取民族区域自治
2020-11-0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