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表是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情“温度”指数,影响表格中美国公众对华感情“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摘编自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2)》
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中美意识形态差异逐渐消除
C.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D.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2022-12-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情“温度”指数,影响表格中美国公众对华感情“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情“温度”指数
年份中国日本俄罗斯
1990年455259
1994年465354
1998年475549
2002年486055

——摘编自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2)》

A.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B.中美意识形态差异逐渐消除
C.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D.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2022-12-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届高三12月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1年的中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间事件
627日—29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30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017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今后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
117日—16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根据材料(即上图、表格)多角度提炼信息,从“1981年中国道路”的视角,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11-22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
1985—1991年东中西三大地带GDP占比单位:%
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东部50.5254.1854.7655.5555.7655.0156.82
中部34.0931.6131.2430.4430.1930.1928.29
西部15.3914.2014.0014.0114.0614.8014.90

A.三大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B.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政策效应
C.中西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滞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展开
2022-05-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表回答(     

A.经济结构深刻变化,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
B.农业发展的比重降低,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C.高科技发展迅速,比重大增
D.制造业发展相对稳定,在国民经济居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        
外交活动 中国声音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新路径,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A.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霸权的局面B.和平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
2023-06-01更新 | 234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澳门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国情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该史料可以说明(     
校内教学活动仪礼课外体验活动(由特区政府和相关社团组织)
小学品德与公民、语文、历史、地理等为必修课程;使用澳门与人教社合作编写之教材;有本地老师也有来交流的内地老师学唱国歌,组织“澳门学界升旗队”等京澳小学生交流营等
初一小飞鹰爱国爱澳教育营等
初二国防夏令营等
高中参加京港澳学生交流夏令营、“千人计划——走进内地”活动等

A.澳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B.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澳门优化人才选拔机制D.有利推动香港和台湾问题解决
2022-11-07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问津联合体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据此可知(     
A.人民素质不断提升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政府注重民生发展
2022-12-2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目标的表述。

时间表述
1953要用三个五年计、时的时间……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61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们姑几用个断词,叫作“中国式现化”……要在本世纪术达到(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实现四个现代化比想象中困难
1987实现现代化的方向是“富强、民主、文明"。分别代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
2007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2我们所推崇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樾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其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谢冰《建国以来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认识的历史演进》等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现代化目标”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花木兰在美国的传播

作品创作时间及作者概况
舞台剧《木兰》1921年,张彭春(毕业于清华学堂)等编剧使“花木兰”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舞台上,主要呈现了传统的木兰,但该剧在美国并未产生较大影响
独幕剧《中国前进》1938年,美籍华裔演员蒋希曾(H.T.Tsiang)创作融入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元素,展现了花木兰对国家的忠诚、勇敢和奉献精神,“木兰”的艺术形象逐渐为美国社会所接受
小说《女勇士》1976年,美籍华裔女作家汤婷婷创作花木兰不再是出于忠孝而替父从军,而是为了反抗皇帝与贵族,基于个人的仇恨和荣誉感而选择出征,控诉了父权制度对女性的压迫,该作品使“木兰故事”迎来了传播的第一次高潮
动画电影《花木兰》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塑造了独立勇敢的女战士形象,使花木兰的故事再次迎来的传播的高潮,“木兰”的形象也在世界上广泛传播

——据邓念利《文化的杂糅与融合》等整理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