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的是
A.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D.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和历史经验。
(1)指出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及其历史意义。
(2)请分别列举新民主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请根据下列语句归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毛泽东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邓小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
2022-01-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而提出
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理念
③是中国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出的一个理性方案
④是建立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的共识理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述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2   中国部分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

地区年份
20132014201520162017
北京29175.631102.933802.835415.737425.3
天津20418.722343.024162.526129.327841.4
河北10872.211931.513030.714247.515437.0
山西10118.310863.811729.112682.913664.4
内蒙古14877.716258.117178.518072.318945.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材料3   东、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及比重变化情况(单位:%)

项目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1986——1995年平均每年增长18.814.913.3
“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14.311.210.9
“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23.418.715.8
1985年比重60.327.212.5
1990年比重62.725.411.9
1995年比重66.023.810.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材料4   从神舟飞船把中国航天员送到“天宫”,到中国高铁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从“一带一路”打开合作共赢的筑梦空间,到G20杭州峰会留下的中国印记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人们为“行进中国”的脚步震撼之时,也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执政党。

今年国庆期间,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给出的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1949年到1976年,27年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31岁;1978年至2014年,作为衡量物质生活水准的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是7.9%,比任何国家都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所取得的社会成就,和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最伟大的”。观察家感叹,“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

——《人民日报》(20161024日)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并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1-12-2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6 . “硬核”原为网络流行词,具有“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门槛”的含义。近年来,“硬核”一词不时出现于领导人讲话当中(如下图所示),其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心竞争力”“经得起考验”等新含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新的“时尚”元素之一。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A.海纳百川、推陈出新的特点B.尊重首创、服务大众的追求
C.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原则D.独立自主、求真务实的要求
7 .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是我们自己的,不是从哪里克隆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效仿别人的······十月革命的风吹进来了,但我们党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苏联式的党。中国走这条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还有什么可以动摇我们的信念呢?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
A.体现了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要求B.建立在各党派“互相监督”的基础上
C.是对古今中外制度建设成果的借鉴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021-12-18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8 . 在改革开放中,不同所有制联合而成的企业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公有制形式纷纷出现,并以顽强的生命力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断。这说明
A.经济改革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B.非公有制占据国民经济主体地位
C.国家政策直接指导着改革的方向
D.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
2021-11-19更新 | 656次组卷 | 7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9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结合材料,围绕“党史学习”这个主题回答下列问题。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乱云飞渡中把准航向,在凝心聚力中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的会议是哪次?
(4)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夺取革命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分别是什么?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创新理论是什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天下观”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大一统”和“夷夏观”则在“天下观”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有利于“天下归一”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   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