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020-04-22更新 | 524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埃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
B.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
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
D.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
2020-04-21更新 | 754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的规定,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
A.英国法律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B.近代西方法律的源泉在罗马法
C.罗马法中蕴含着天赋人权思想D.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2020-04-18更新 | 52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罗马共和国不断对外扩张,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内部相对稳定统,出现这种局面,除却强大的军事力量外,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帝国法规B.民主制度健全C.高压政策D.官僚体系庞大
5 . 罗马共和国从无雅典那样的公益捐助制度,也不曾给公民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罗马的官职从无薪给,且是选举而非抽签产生。由此可知
A.罗马共和国缺乏民主基础B.公民成为共和国的支柱
C.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受限制D.精英统治利于社会进步
6 . 《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这说明
A.《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
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D.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7 . 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其根本目的在于
A.确立神权的统治地位B.树立统治者的个人权威
C.表彰英雄人物的功绩D.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
8 . 罗马法私人财产权中的私人指的是家父,家庭所有财产属于家长所有,家属的法律行为与奴隶一样只能增加家长的利益,而不能使家长蒙受损失或承担义务,其不具备法律主体的资格。材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B.旨在维护奴隶主利益
C.使子女完全被家长控制
D.强调对家长权的保障
9 . 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A.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B.公民的债务权不受法律保护
C.婚姻关系影响着立法的内容D.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