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英博物馆内的古埃及女贵族余盆梅海特棺椁,制作于公元前600年,棺木的全部材料都来自埃及以外的地区:木料来自于黎巴嫩,黄金来自努比亚,青金石来自阿富汗,沥青来自两河流域。这表明当时(     
A.跨区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B.西亚与北非文明区首次统一起来
C.埃及成为东西方联系的桥梁D.亚非文化具有同源同宗的特点
2 . 下图为农业起源的可能范围示意图。据此可推知(     
A.农业发展具有同一性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D.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
2023-07-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古代某一文明区,神庙仓库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凭证是在泥板上刻刮出的各种符号,这些泥板经过烘烤便可以长久保存,所以其遗存数量众多,从中透露出了几缕文明开化之初的光芒。该“文明区”(     

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的种姓制度
C.诞生了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建立了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认为,土壤的肥沃或贫瘠会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一个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断言,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政体,大国适宜于君主专制政体。

——摘编自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材料三   地理学家早已摒弃了站不住脚的、理性上有局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本身塑造了人类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理念。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社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社会组织制度和对真实与正义的概念同环境状况并没有明显关系。

——摘编自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展示的是古代两河流域“船”的书写形式从图画演变到象形,再到楔形的过程。这一演变反映了(     
A.文字字体趋向于复杂化B.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书写载体决定文字形式D.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作品风格。这反映了古希腊(     
作家作品风格
埃斯库罗斯悲剧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面对苦痛和灾难勇
往直前。
索福克勒斯将人作为戏剧的主角,神不再是具象的存在。
欧里庇德斯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
A.神学体系受到冲击B.主体意识日益觉醒
C.艺术自由气息浓厚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文明“说”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二章       早期的文明
第一节       早期埃及
第二节       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节       爱琴文明的产生
第五节       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发展
———齐世荣总主编,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古代卷),目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
第六章古代罗马文明
第二编工业文明兴起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目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对比两篇目录,指出它们对古代文明的叙述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古代文明的叙述,谈谈你的看法。
2023-07-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有了农业,食物就有了保障……人们定居下来,生活比较安定了,可以养育更多的孩子……为养活这些人,人们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土地,于是在更多的地区出现农业。所以农业是一种扩张的力量,它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亚非欧商业往来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农耕文明扩展的原因。
(2)提取材料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3-07-10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起兵东征,吞并波斯,入侵印度。远征军中不仅有骁勇善战的将士,还有不少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等专门人才。他们一边征战,一边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据此可知,亚历山大的东征(     
A.造成希腊文化的断层B.凿通了亚欧的商贸通道
C.导致东方文明的衰落D.有利于东西方文化融汇
2023-07-10更新 | 188次组卷 | 4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后汉书·西域传》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指中南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材料中的“大秦”是指(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