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发时,他是马其顿的国王,希腊联军的统帅,充其量只是巴尔干半岛的小霸主。经过十年的征伐,他的统治区域扩展到了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他的远征是非正义的,却是成功的。……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的商业要道,也是一条东西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路,而以沟通当时的国际贸易最为突出。《后汉书西域传》中:“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寒下”,反映出丝绸之路上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的情景。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史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并简述这次远征的重大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材料二中的“使者往来不断,商贩不绝于旅的情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制对早期国家起了否定的作用。它的出现反映了历史的巨大进步,早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长期存在氏族制的血缘关系残余。郡县制的发展动摇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商鞅变法确定了秦郡县制发展的方向,而郡县制的发展又是秦得以发展为帝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汉中央掌握了郡县主要官员的任免权,分离郡县的行政权与军权,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帝国内部组织现出鲜明的以地缘关系为结合的特点,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秦汉郡县的管理范围涉及民政、财政、司法、教育、选举、监督等诸多方面。在郡县内部,还建立了监察和考核制度,监督官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中央政府对郡县实行严格的控制。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扩展到很远的地方,并在那里传播希腊、罗马文明,也给那里带来统一;所到之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被宣布无效。在相对稳定的帝国内部,各民族的文化包括法律文化得到不断的交流和融合。罗马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为后世公法的发展特别是地方制度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说,古罗马的行省制开了地方制度的先河,是西方国家地方制度的历史源头,罗马公法成为后世欧洲公法发展的重要历史渊源。

——摘编自朱勇《古罗马行省制演变的法文化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出现的历史意义,并概括中央强化对郡县管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行省制对于法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汉一罗马时期东西方地方治理的认识。
2022-01-1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来商代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而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以前的国都都是因氏族的自然聚落而形成的,偏重于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国就有了地域的概念。

——社科院版《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中鲁国受封的特点,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在国家治理上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对国家治理得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5 . 看图释史

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誉为“世界字母文字之母”,其传播与演进是地中海地区各文明交流与融合的见证。

腓尼基人贸易路线示意图


古代字母文字在欧洲的传播与演进示意图


字母文字演变表



(1)看一看比较上述两幅地图,谈谈腓尼基字母文字在欧洲的传播与演进与哪些因素相关。
(2)想一想腓尼基人发明字母文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帝国灭亡后,亚历山大继续领兵东进,在粟特遇到当地居民激烈反抗,尤其以地方贵族斯皮泰门领导的起义威胁最大。起义军曾一度收复首都,给远征军以沉重打击。亚历山大在中亚细亚征战两年,方将起义军镇压下去。……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另外,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

——《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先后建立起几十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文明城市,分布在从地中海到阿富汗、印度的广大地区,最远的达到吉尔吉斯斯坦和印度。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大量的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学者、医生、冒险家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不仅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而且把希腊民主政治的传统、希腊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了当地人们,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东方的影响,而东方的风格传统也日益渗进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网络“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并根据材料一概述为什么是这一性质。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简要对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并谈谈你认为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二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对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8 . 有学者在分析了古代文明史后得到了这样的认识:“希腊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的冲突,促进了两大文明的融合,而不是一个文明消灭另一个文明和一个文明吃掉另一个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叉的文明

类别简介
两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从拉斯含姆拉、盖特奈和美吉索等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遗址出土的雕像、狮身人面像和装饰图案,都表现出了埃及的艺术风格。在巴勒斯坦发现的古埃及陶制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居于此的埃及人制作的一些厨房器皿,其中有完全埃及风格和埃及、巴勒斯坦混合式等风格;另一种是从埃及进口的器皿,如带有波状花纹和手柄的圆柱形容器
埃及的希腊文明埃及的剧院、雕刻艺术品等与希腊作品相似。如亚历山大的头像,它属希腊利西普斯流派的传统。在绘画方面,亚历山大城既有埃及风格,也有希腊风格,如安富希的一个陵墓就有两种风格的绘画,这座陵墓主墓室的建筑式样和壁画,都混合着埃及和希腊两种风格。在科学技术方面,亚历山大城是当时的学术中心,云集了世界一流学者,创立了许多新的学说。执教于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写下的《几何学原理》,奠定了古典几何学的基础。阿基米德早年游历埃及,在亚历山大从事学术研究,结识并受业于许多知名学者,这位数学家和力学家,不仅发明了多种机械,而且创立了“阿基米德定理”,这些成就既是希腊的也是埃及的,并由埃及得以保存和传播
亚述文明公元前1595年,亚述人以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底格里斯河为中心,用占强大优势的军事力量占领了巴比伦。亚述人吸收巴比伦文化,使用巴比伦语言以及奉尊巴比伦的神只。……亚述的骑兵技术和一些军事制度通过中亚传到欧洲和东亚,不但古希腊人从中受益,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从那里学到骑术,华夏地区也受益良多。亚述在对外征服中占有了广大地区,它们成为亚述的巨大市场和贸易通道,其中两河流域、腓尼基等地是商业贸易十分发达的地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学者认识的理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奥德赛》《伊利亚特)》,而印度最著名的史诗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的,可以视为最早的诗歌。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

——摘编自《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材料二 在民间文学的宏伟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这些故事极其完美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意愿陶醉于“美妙诱人的虚构”,流畅自如的语句,表现了东方民族埃及人、波斯人、印度人一美丽幻想所具有的力量。

——高尔基

材料三 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里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尊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些阿拉伯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著作得到重视,竟然假托它们是古希腊人的著作。

——摘编自《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和古印度史诗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1-07-03更新 | 32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榆社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说:“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格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材料二   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矩,最后抢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是怎样的?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