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横县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4-04-15
6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科学革命 |
【知识点】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解读
A.基督教教会势力 | B.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 |
C.国王任命的官僚 | D.庄园主人及其管家 |
【知识点】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解读 中世纪城市自治解读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 | 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 | 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
【知识点】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解读
A.《吉尔伽美什》 | B.《查士丁尼法典》 | C.《罗摩衍那》 | D.《荷马史诗》 |
【知识点】 拜占庭的兴衰
A.人文主义浓厚 | B.等级制度森严 | C.实行政教合一 | D.重视神灵崇拜 |
【知识点】 玛雅文明
A.建立幕府体制 | B.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 C.强化天皇权威 | D.效仿中国政治模式 |
【知识点】 中古时期的日本
A.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 | B.封君封臣制度的特征 |
C.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 | D.社会阶层的急剧变动 |
【知识点】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A.解决了封建社会的矛盾 | B.是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 |
C.促进了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 D.无法集中中央的权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
A.国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 B.文明的出现具有多样化 |
C.城市的发展推动了阶级社会的形成 | D.文明的定义有固定标准 |
A.中央集权制形成 | B.水利灌溉系统发达 | C.礼制强化了王权 | D.农耕具有重要地位 |
A.封君封臣制度是基本特征之一 |
B.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
C.基督教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 |
D.城市在王权的支持下实现了完全自治 |
①波斯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亚历山大帝国
A.①④②③ | B.①④③② | C.④①②③ | D.④①③② |
【知识点】 拜占庭的兴衰
A.有利于形成强大的王权 | B.导致不同程度封建分裂割据 |
C.刺激了庄园经济商业化 | D.反映了领主已掌握最高权力 |
【知识点】 西欧封建庄园
A.与历史文献互证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 B.是研究波斯君权神授理念的实物史料 |
C.是破解古代东亚楔形文字的关键素材 | D.是研究波斯帝国官僚体系的图像史料 |
A.学习斯巴达建立寡头政治 | B.采用西亚传统君主专制制度 |
C.借用基督教加强思想教化 | D.继承亚历山大帝国的行省制 |
①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 ②加强了大陆与大洋间的直接联系
③形成了“三角贸易”商业圈 ④推动了哥伦布的跨洋航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辉 | B.充满了对民主政治的渴望 |
C.体现出对奴隶制的否定 | D.隐含着一定的西方优越论 |
A.中国和美洲较早已有交流 | B.中华古代文明领先于世界 |
C.世界各地文化具有同质性 | D.美洲没有自己的独特文化 |
【知识点】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解读
图1新疆出土的罗马纺织品 | 图2中国出土的罗马金币 | 图3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残片 |
A.是全面的 | B.主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
C.是单向的 | D.主要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转运 |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一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觊觎城市的财富,越来越贪婪,他们对城市居民肆意敲诈勒索,收取赋税,严重地阻碍了城市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封建领主,包括主教、修道院院长,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常常阻止农民离乡,因为他们也感到了威胁,不想让城市政治体得到更多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市民阶层进行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摘编自姚一丹《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封建社会外的异己力量而出现的,它从各个角度对封建制度发起了冲击。正是在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一批城市的理论家们致力于挖掘传统、开拓创新,从而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
——摘编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材料 林肯对美国作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其遇害后所产生的“伟大的解放者”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标准的美国历史叙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界开始挑战这叙事。七十年代“新美国史学”流派出现,强调“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一些学者也注意挖掘相关档案文献材料进行研究。随着八、九十年代州权主义的抬头,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受到颠覆性质疑。埃里克·方纳认为,林肯一方面提倡自由劳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可奴隶制在南方的存在,这说明内战与解放奴隶并不直接相关。芭芭拉·菲尔兹也认为,内战中真正启动废奴进程的不是那些写在国会或总统文献上的文字,而是来自那些为争取自由而采取“主动行动”的奴隶。
——摘编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伟大的解放者”形象产生的史实依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学界对林肯评价变化的原因。
可可的传播巧克力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可可豆。
12世纪,玛雅人用捣碎的玉米和可可制成咸味的饮料。
13世纪,阿兹特克人征服玛雅人,从他们那里引种可可,学会了食用可可并加入辣椒及各种香料,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口感。
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将可可引入欧洲,将可可豆磨成了粉,加入水和糖,加热后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成为社会上层人士显示地位的饮料,可可豆也成为美洲殖民地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
17世纪中期,“海上马车夫”荷兰垄断了可可贸易;同一时期,巧克力征服了整个欧洲,人们在饼干、冰激凌、糖果中大量使用巧克力。
17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盖尔德麻尔森”号沉没,当时该船只总共运载了22.5万件来自中国的瓷器,其中巧克力餐具19535件。
1765年,巧克力进入美国,被本杰明·富兰克林赞为“具有健康和营养的甜点”,成为大众食品。
——摘编自【意】吉吉·帕多瓦尼等《巧克力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可可(巧克力)传播路线。(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可可(巧克力)的传播过程作出合理解释。
【知识点】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解读
试卷分析
导出试卷题型(共 25题)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细目表分析
题号 | 难度系数 | 详细知识点 | 备注 |
一、单选题 | |||
1 | 0.85 |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 单题 |
2 | 0.94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中世纪城市自治 | 单题 |
3 | 0.94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 单题 |
4 | 0.85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 单题 |
5 | 0.65 | 拜占庭的兴衰 | 单题 |
6 | 0.65 | 玛雅文明 | 单题 |
7 | 0.65 | 中古时期的日本 | 单题 |
8 | 0.65 |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 单题 |
9 | 0.85 | 王权的加强 | 单题 |
10 | 0.65 | 人类文明的产生 | 单题 |
11 | 0.65 | 古代埃及文明 | 单题 |
12 | 0.85 | 中世纪城市自治 | 单题 |
13 | 0.85 | 拜占庭的兴衰 | 单题 |
14 | 0.85 | 西欧封建庄园 | 单题 |
15 | 0.65 | 波斯帝国 | 单题 |
16 | 0.85 | 波斯帝国 | 单题 |
17 | 0.65 | 全球航路的开辟 | 单题 |
18 | 0.65 | 古代文明的交流 | 单题 |
19 | 0.65 |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 单题 |
20 | 0.85 | 古代文明的交流 | 单题 |
二、材料分析题 | |||
21 | 0.94 |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全球航路的开辟 | |
22 | 0.65 | 中世纪城市自治 | |
23 | 0.85 | 波斯帝国 | |
24 | 0.4 | 美国内战 | |
25 | 0.65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